目錄
藝術家展覽 & 博覽會專案關於聯繫我們
ENG|中文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廖以歆

Biography

廖以歆1987年出生於台灣新北市。2013年畢業於舊金山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西畫創作組。在美國就讀期間,廖以歆深入掌握到如何精進創作技巧。將哲學理念注入創作中,用直覺式畫出藝術家當時的真實感受,作品有如詩歌一般,每日朗誦。

在廖以歆寬敞的工作室書桌上有一本正在閱讀蘇珊.桑塔格(Susan Sontag)的著作。她的工作室在新竹臨海公寓的樓上,整齊而寧靜。藝術家的手稿堆疊在工作室的各個角落,像似一篇篇私密的日記,耐人尋味。每張手稿記錄著當時的心情,時而有著歌曲的柔軟旋律,時而轉化成空間與線條間的拉扯,或者是一股掙扎後的凝聚。

朝暮浸染在台灣海峽一旁,廖以歆的作品直接或間接受到大自然和時序的啟示。藝術家曾在舊金山念書,渲染到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行動派繪畫中所追求的自動性意識(Automatism), 也帶著自己繪畫中細緻觀察力而表現於其中。有時在作畫間,會做畫布360度的翻轉,直到覺得哪一面角度是對的感覺才定下來。廖以歆除了追求畫面內容「關係」之外,看得出來她會無止盡的往突破新觀念的方向走著,通過每天不同的生活體會和更扎實的哲理,畫出直覺和感性的記號,讓人覺得她的作品就像一首被抽象化了的詩歌。

「『關係』是我主要討論的話題:時間與空間的關係、物質間轉換的關係,甚至氣味與情緒的關係。」

Selected Exhibitions

    2020

  • “逆向自然”,沂藝術, 台北
  • 2019

  • “Asia Network Beyond Design”, SLIIT, 可倫坡, 斯里蘭卡
  • POP UP EXPO, 39A Café, 新竹
  • “The Black Ocean,” Art Quarter, 布達佩斯, 匈牙利
  • 2018

  • 當代一年展, 花博公園爭艷館, 台北
  • 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, 誠品行旅, 台北
  • “詩”, 七逃藝術, 台南, 台灣
  • 2017

  • 沿線”, 一諾藝術, 新竹
  • “Ways of Seeing”, 紅坊國際村, 台北
  • “Forbidden Fruits”, Lotus Blue, 紐約, 美國
  • 受邀參與Tribeca Art Night, Cloud Gallery, 紐約, 美國
  • 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, 台北松菸文化創意園區
  • Warwick Center for the Arts, 羅德島, 美國
  • “60 Encounters”躺空間, 台南
  • “60 Encounters”韓國駐村項目發表, 江山藝改所, 新竹, 台灣
  • 2016

  • 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, 台北寒舍
  • 台日文化藝術水墨交流展
  • 受邀參與北台八縣市藝術家聯展『這城.那事』
  • “In between, Mite-Ugro, 光州, 韓國
  • “Arcadia,” Byington Vineyard & Winery, San Gatos, 美國
  • 2015

  • Talent Plus, Las Laguna Gallery, Laguna Beach, 美國
  • “Journey”新竹台元科技園區
  • 2014

  • 新竹縣美術協會會員聯展
  • Beyond Scope, 111 Minna Gallery, San Francisco, 美國
  • “Ways of Seeing,” Atelier Gallery, 舊金山, 美國
  • 2013

  • Spring Show, 舊金山藝術大學, 藝術宮, 舊金山, 美國
  • Group Show, 111 Minna Gallery, San Francisco, 美國
  • Open studio, Art Explosion, 舊金山,美國
  • 2012

  • Winter Show, 舊金山藝術大學, 舊金山, 美國
  • 2009

  • 台北華山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聯展
  • 高雄市糧食庫房畢業聯展
©2016 YIART, Taipei, All right reserved